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对人的塑造,最终落实到学生如何全面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这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总体方案》的出台,明确了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目的是从根本上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简而言之,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建立更完善、更健全的教育评价体系,减少“唯升学论学校”、“唯分数论学生”的种种弊端。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目标和重点任务是什么?
长久以来,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学校之间教育不均衡的现象一直是教育界的大问题,在这样的条件下,学校为了升学率苦恼,家长为了学区选择头痛,学生为了成绩提高发愁,自上而下的压力影响着教育过程的方方面面。
正是由于处在这样的困境,改革才势在必行。此次教育评价改革有几大要点:
一是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
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
二是改革学校评价
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完善幼儿园评价、改进中小学校评价、健全职业学校评价、改进高等学校评价
三是改革教师评价
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强化一线学生工作、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
四是改革学生评价
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完善德育评价、强化体育评价、改进美育评价、加强劳动教育评价、严格学业标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五是改革用人评价
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促进人岗相适
如何改进评价标准和内容,引导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以分定成败”、“一分差千人”的情况下,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中还或多或少地存在有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在某些地方,升学率成为考核指标,甚至与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但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中,要求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
《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三不得一严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正确政绩观,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或以中高考升学率考核下一级党委和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不得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对教育生态问题突出、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依规依法问责追责。
如何改变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基础环节。正确的评价“指挥棒”,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扭转当前学生评价中存在的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等错误倾向,《总体方案》着眼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主要设计了7项改革任务:
第一,树立科学成才观念。
在理念导向上,提出“两个坚持”: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在实施路径上,提出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切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
第二,完善德育评价。
在目标引领上,提出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身心特点,科学设计各级各类教育德育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四个自信”,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在评价方式上,提出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特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将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第三,强化体育评价。
在总体要求上,提出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分学段提出具体要求,中小学要客观记录学生日常体育参与情况和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并定期向家长反馈;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探索在高等教育所有阶段开设体育课程。
第四,改进美育评价。
对中小学,提出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对高校,提出推动高校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
第五,加强劳动教育评价。
提出3条举措:一是实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二是探索建立劳动清单制度,明确学生参加劳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学会勤俭。三是加强过程性评价,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第六,严格学业标准。
在学业要求方面,提出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学业要求,严把出口关。在学业考评方面,提出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加强课堂参与和课堂纪律考查。在学位论文方面,提出探索学士学位论文(毕业设计)抽检试点工作,完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严肃处理各类学术不端行为。在实习(实训)方面,提出完善实习(实训)考核办法,确保学生足额、真实参加实习(实训)。
第七,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在中高考方面,提出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加快完善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设和使用办法,逐步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招生模式。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在研究生考试招生方面,提出深化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考查。在招生秩序方面,提出各级各类学校不得通过设置奖金等方式违规争抢生源。在促进终身学习方面,提出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推动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实现不同类型教育、学历与非学历教育、校内与校外教育之间互通衔接,畅通终身学习和人才成长渠道。
(责任编辑:admin)踩一下[0]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为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如需采用或转载请来信申请。邮箱:myxls@foxmail.com
上一篇:上一篇:如果没有反思,就错过了解题的的一次重要而有意义的方面
下一篇:下一篇:初中数学学习经典30条,学霸是这样拿高分的!
顶一下[0]